|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白河:“大山村”筑梦 百姓喜笑颜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9日11时57分作者:刘小虎来源:白河县农业农村局

我把大山村当做家,村民便是我的家人,如今他们富裕了,过上好日子了,我感到无比的欣慰。茅坪镇大山村任第一书记王鑫高兴地说道。

王鑫是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干部,2018年2月到至今,驻村三年。他舍小家为大家,把大山村当做自己的家,把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当做自己的父母、孩子一样关心照顾。为了村上的发展,记不清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青春的汗水终将在这坚守中,孕育出新的希望。

大山村从一个深度贫困村,发展为一个拥有7家经营主体,近千亩的茶园、魔芋、核桃为主导,生态养殖、乡村旅游全面发展的产业大村,2019年全村242户745人实现脱贫,整村实现脱贫退出,全村一片欣欣向荣。

发挥支部堡垒,凝聚党员人心

以“双建双培”为目标,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2018年4月村“两委”班子换届,竞选出的新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5岁左右,这一批年轻人的加入,无疑增强了大山村集体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班子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斗志,为村级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注重党员发展工作,在王鑫的带领下,三年来发展年轻预备党员3名。

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挥远教功能,利用智慧党建积极开展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学习培训,让党建工作不落一人。开展新民风建设,发挥“一约六会”作用,实施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三管齐下、有机结合,长效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

解民忧办实事,山村旧貌换新颜

对群众来说,喊口号,不如办实事。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在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一直把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作村支部的头等大事来抓。村上九组焦赞沟、一组新村安置点、七组阴坡到村主干道不通公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制约经济发展,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就是修路。王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多方奔走协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三年来新修硬化通组公路3条9公里,产业路3公里,便民桥1座。群众出行方便了,产业致富也就有了希望。

大山村属于后高山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导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在镇村两级党委以及县农技推广站的多次实地调研指导下,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以茶叶、核桃、魔芋为主,烤烟、杆酒、劳务、畜禽养殖为辅,“长短结合、一业为主、多业辅助”的良好产业格局。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发展茶叶、魔芋、农机等多个合作社和农业园区,贫困户通过自主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应经营主体的方式,将他们牢牢嵌在产业链上。

勤走访多了解,做群众贴心人

王鑫最关心的就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孩子,每次入户走访,询问他们生活冷暖和需求。二组吴茂安老人,31岁的儿子2007年在外出务工时意外去世,儿媳留下了两个尚未知事的孩子选择了改嫁。也就在同年妻子被诊断出癌症,家里连遭不幸。吴茂安说:“这几年,逢年过节的王书记都会把米、面、油送到家来,多亏他支持我发展产业,让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 为帮助老吴早日脱贫,王鑫帮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送种苗,帮技术。种茶、养羊、养猪,吴茂安一家的日子如今也越过越红火。
陈绪平是一位半身瘫痪的残疾人,在王鑫的不懈鼓励和帮助下,他开始在家做起了农产品网络代购和直播销售,短短一年多便累积了25.6万的粉丝量,成为县内有名的“网红”,这不仅让本村的农产品有了好的销路,也让陈绪平实现了脱贫致富。

在王鑫的努力呼吁和关心下,通过镇村两级的帮扶,三年来17名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进入大学,累计帮扶资金近10余万元,全村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