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想发展的越快越好,关键在农村,差距在农村,希望在农村……
2019年,新成立的农业农村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以贫困户脱贫为核心,以做大做强脱贫增收产业为支撑,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重点,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工程,产业脱贫及各项重点工作完成了预期目标,得到了省市领导与社会广泛高度评价与认可,现将一年工作情况向全县人民作如下汇报:
产业规模全面扩张
全县2019年新增魔芋1.27万亩,新建茶园0.8万亩,改造茶园0.9万亩,新建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0.6万亩,新发展中药材1万亩,预计出栏生猪9.7万头、肉类总产1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增长0.7%。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8年增长18%以上。全县农村产业基本形成了以魔芋、茶叶为主导,以畜牧、猕猴桃、中药材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全县15893户产业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主体带动等方式全部嵌入产业发展链,实现了中长线产业精准覆盖。
主体培育成效显著
全县共培育现代农业园区159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园区37个,72个贫困村实现了农业园区全覆盖,全县登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71家,2019年通过现场核查、专家评审新认定县级园区45个,县级园区总数达到126个,新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家庭农场2家,新建富硒产业园区2个。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12481户33680人稳定增收。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
2019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33个,产业扶持资金9382.4万元,建立了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库,编制产业扶贫项目171个;全面落实能繁母猪、玉米、水稻、油菜保险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项目;生猪定点屠宰场等重点项目进入竣工验收,于11月底已投入使用。
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完成全县134个村(社区)、846个村民小组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设置及量化工作。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8722户13.76万人;设置集体股东134个,个人股东135863个。共量化股份256624.01股(其中集体股77310.01股,人口股135863股,扶贫股36359股,资金股7092股)。全县134个村(社区)均已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颁发股份经济合作社证书134本,发放股权证4.8万份。累计投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资金1.34亿元,贫困群众、村集体累计实现收益438.92万元。其中,新认定村集体经济组织37个,下达36个基层党组织引领壮大集体经济项目1800万元,下达14个村“一村一品”猕猴桃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047万元。
技术培训扎实有效
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职业农民协会传帮带作用,以百人技术服务工作团、职农土专家等专家队伍为主的技术力量,通过集中培训、院落培训、园区实训、基地实训等形式对所有贫困村开展了魔芋、茶叶、畜牧、猕猴桃等为重点的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全年累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753场30716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和明白纸7.1万份、技术手册8004本。其中,2019年开展产业技术培训240场9543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和明白纸5万份、技术手册1000本。使每个产业脱贫户掌握了1-2项产业技能,实现了贫困户脱贫产业技术需求全覆盖与职业农民技术服务全覆盖目标。
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佳
在全县125个行政村、11个社区开展了对公路沿线、河沟边、集镇卫生死角的集中整治活动,共清理顽固柴草堆、粪土堆、垃圾堆2000余处,清理水塘103处,清理沟渠200余千米,处理畜禽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892吨。美化净化了乡村城镇。今年,我县打响了乡村振兴“第一仗”,相继在15个试点村农户居住集中区域开展了“三改一建”(即改厨、改厕、改圈、发展庭院经济)和城区周边旱厕改造,改厕6220个、改厨380个、改圈266个、建设庭院经济635个。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全面到位
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全年共检测种植业和畜禽产品300多批次、农残快检3500余样次,合格率达100%。以新《种子法》、新《农药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为契机,以农资经营门店监管为重点,狠抓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工作;对全县80家农资经营户全部进行了登记备案,37家种子经营户全部在种业网上注册,并且以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双品一标”认证为抓手,全面推广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建全了各项生产记录,对种子、农药等重要农业生产投入品,严格实行入库检验登记,出库使用记录制度,做到来源清楚,过程可查可控的要求,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与非洲猪瘟,集中对全县农作物与养殖场统一进行定期“检查预防”措施与消毒,实现了全年全县无疫情的目标。
为产业项目谋划路径做的实
组织各镇按照“村申报、镇审核”的程序建立了2014-2020年产业脱贫项目库,编制了产业脱贫项目394个;认真组织实施,指导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2019全县共整合资金41716.4万元,下达涉农整合农村产业项目资金9382.4万元。
品牌创建功绩显
紧紧围绕“巴山画廊·硒有岚皋”品牌建设和“安康富硒茶”“秦巴黑畜产品”区域品牌整合,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富硒品牌、国家地标认证、SC认证。成功申报了“岚皋魔芋”地理保护标志、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岚皋南宫山茶”和“巴山黑”畜禽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认证绿色食品1个、有机产品15个,“岚皋魔芋”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创新之举业绩骄
——探索总结了产业扶贫岚皋模式
创新开展的集体经济组织代理记账模式,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透明化和制度化,切实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集体资产的增值保值。
创新建立产业技术扶贫APP云平台,实现了专家与贫困户远程一对一技术培训,为偏远山区解决农业技术难题提供了“岚皋方案”。着力构建产销对接服务机制。以“职业农民+协会+超市+贫困户”模式建立了全省首家职业农民扶贫超市,将全县富硒茶叶、富硒魔芋、葛根、蔬菜瓜果、干菜野菜等60余个品种进行货架集中展示和销售,解决了广大产业户从生产到销售最后1公里难题。
除此之外,2019年,农业农村局还成功举办了魔芋“丰收节”、组织承办了中国魔芋论坛、中国首届生漆科学与漆艺研讨会、全省猕猴桃东扩南移促进会、全省猕猴桃产业技术培训会、全市产业脱贫工作推进会、全市集体产权改革推进工作会、全市科技扶贫现场会等中省市产业脱贫会议,我县也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示范县。
回头望,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一系列创新,2019,注定是收获的一年,它彰显着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的艰辛与付出。向前看,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2020,农业农村局将聚焦短板、聚力弱项、精准施策,助推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前行,主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