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牢固树立“抓产业就是抓脱贫”的思想理念,深入镇村开展农业农村和水利工作,产业脱贫、水利扶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覆盖,河道及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扫黑除恶持续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做好应急准备确保安全度汛,城区供水正常运行,水库移民任务全面完成。
积极探索产业脱贫带民增收新途径,从本县乡土人才、省市农业专家中聘请9名特聘农技员,与38名产业脱贫技术志愿服务团队人员一并深入全县开展技术服务,全年开展培训203场,培训3845人次,入户指导2742户,累计覆盖7842人次。聚力“药、果、菌、畜”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十百千”工程,着力打造5大农业产业示范带,壮大了 12个龙头企业,建设了60 个农业园区,培育了 871个产业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县2838户贫困户8507人发展产业。
围绕市、县下达的水利工作任务,该局夯实责任,分片包抓,因地施策,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2处,建成高标准水厂3座,维修改造集中供水工程30处,改善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人口1.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0.2万人,年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贫困村供水全面覆盖,水质达标率100%。完成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长安河城关镇段防洪工程、八亩清洁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新建防洪河堤1.5公里,新修堰塘一座,治理生态护坡4719平方米,群众迫切盼望的民生工程初见成效。筹集资金80万元,用于农村供水管护责任落实,出台下发了《宁陕县城乡供水建设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县级维修基金,对村级供水工程管理经费实行了差额补助,使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真正实现了“有资金、有机构、有管护人员”,充分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
深入全县11个镇71个村(社区)开展产改培训指导,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指导规范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彻底消除了“空壳村”,实现了每村都有集体资金积累,每村平均年经营性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累计分红金额133万余元,惠及贫困户6080户,户均增收210余元,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和好处。该局着力打造梅子镇生凤村为集体经济产改示范村,深入推进集体产改向所有非贫困村辐射,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比省上要求的2020年底完成的时限提前了一年,赢得省、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争取中省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壮大培育20个重点贫困村集体经济。该局不断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县农经站被授予“陕西省农经统计工作优秀单位”。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加强涉农、涉水生态环保工作力度,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河长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完善机制、夯实基础、强化管理、专项整治”为总抓手,不断探索“三级河长+警长+护河员”和“河长牵头抓总、部门协作配合、警水联合执法”工作新模式,深入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专项行动,大力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为维护河道环境保驾护航。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部署要求,围绕“五个再一遍、三个大起底”全力以赴开展农水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公安局、扫黑办、检察院、教体科技局联合下发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关于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开展“河湖长制进校园小手拉大手共护母亲河”行动实施方案》,切实加强行业系统专项治理和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核查工作力度,坚决杜绝了农业农村和水利部门中的公职人员充当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等涉黑涉恶腐败问题。
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自愿改变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和支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该县组织召开了一、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和全县产业扶贫暨人居环境整治座谈会,镇村采取措施加大环境整治,形成了群众齐参与的良好格局。2019年7月,该县获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总投资2230万元,9月全面启动了22个项目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进一步提升。
该局时刻紧绷防汛安全这根弦,落实保障措施,全力做好安全度汛的各项应急准备,时刻关注水情、灾情讯息,加强水情动态观测,确保第一时间掌握雨水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立足于保障城区居民生活供水,加强水源地保护,保证水厂正常运行。自来水公司第一时间呼应群众用水诉求,无论春夏秋冬,总是在群众需要时迅速赶赴现场,满足群众用水需求。
在库区移民工作站的辛勤付出下,水库移民安置顺利扫尾,搬迁安置任务全部完成,生产安置条件基本实现,移民信访维稳问题妥善处置,该县库区基础设施项目年度确定的10条村道、5个安置点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座桥梁完工1座,1处防护工程建设完成,筒大路进入后期施工扫尾,生凤大桥实施进度超过60%以上,库底清理工作进度领先于临近的其他市县,陕西省电视台于11月13日对该县库清理工作进行了现场采访和专题报道。
突出抓党建促脱贫引领作用,认真落实脱贫攻坚“三帮三干”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宣传“八个一批”、扶智扶志、人居环境整治,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自主脱贫;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尽心尽力协调解决,做好移民搬迁动员说服,帮助他们安置新家;寻找销售途径,帮助贫困群众出售农、林产品,增加家庭收入,生凤村88户贫困户222人、老城村8户22人达到了脱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