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冬雨水较多、气温偏高,十分有利于麦田杂草萌发、生长。目前正值小麦拔节期,在集中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小麦春季麦田化除工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安全奠定基础。
据调查,全市麦田杂草均有发生,发生程度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1.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1.2%。其中亩草量2万株以下的29.5万亩,亩草量2-5万株9.3万亩,亩草量5万株以上2.4万亩,最高亩草量10.8万株/亩。川道地区发生重于旱坡地,水田发生主要杂草为繁缕、牛繁缕、猪殃殃、婆婆纳、牛毛毡。旱坡地杂草种类为猪殃殃、刺菜、荠菜。当前麦田杂草不但发生面积大,且部分田块杂草密度高,草相复杂,少数早播田块草龄偏大,禾本科杂草已达3个分蘖以上。
近期将迎来我市第一场透墒雨,随着气温回升,麦田杂草将进入旺长期,部分田块杂草陆续达到防治指标。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调查,分类指导,抢抓有利时机,根据草相,选择安全、对路的优质除草剂,及时科学搞好化除,为夏季丰收奠定基础。
对杂草较多的三类弱苗,应立即进行中耕,既消灭了杂草,又能增温保墒;对杂草较多的一般麦田,当气温回升到8℃以上时,选择对路的除草剂于2月下旬-3月上旬及时进行化除。禾本科杂草可用3%世玛悬浮剂30ml+15%噻吩磺隆10克或10%苯磺隆10克,也可亩用3.6%阔世玛20克兑水喷雾;阔叶杂草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克兑水喷雾,以便有效地控制麦田杂草,减少地力消耗。
同时,对于虫口密度较大的田块及条锈病发病中心和其它病害,大力推广“准确检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策略,采取打点保面的方法及时防治,并密切关注其发生动态,搞好监测和预警,做到适时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