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坑挖到60×60×30公分深这么深,改天我们栽的时候,把泥巴和成以后,再把有机肥拌好,苗子栽到离地面的10到15公分,这样猕猴桃就会向水平方向生长……。”“施肥不要浇到猕猴桃树根上了,防止烧苗,对对对……就这样!”,“就按这块地这个密度栽植......好的。”笔者走进岚皋县城关镇联春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听到的几段对话,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听着县农业农村局果树专家的指导。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标志着该县春耕生产已按下“快进键”,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眼下正是猕猴桃春栽,嫁接,施肥的关键期。入春以来,该县一边抓春季农业生产,一边抓猕猴桃产业,仅用半个月时间,挖坑、支架、栽猕猴桃面积320亩,已投劳1500余人,一幅幅春耕图景跃然在目。
春风有约,农时不误。岚皋县作为农业山区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手抓防疫,一手忙春耕,克服用工、物流、货源等诸多困难,因地制宜各出高招,保技术、保农资、保用工,努力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广袤的岚皋县山村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亮点频现的新鲜事汇聚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现代农业“备耕图”。
惊蛰至,忙春耕。连日来,在城关镇爱国村四组烨森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魔芋园区,只见村民们带着口罩,距离在二到三米远,忙着砍灌梳林、整理地块新建林下魔芋基地。
“我们在做好疫情防范的同时,抢抓时令,及时组织贫困户及返乡劳力,发展种植林下魔芋,春节后,园区便全面复工复产,日均上劳20余人参加园区务工,计划建成千亩魔芋基地,让魔芋产业真正成为当地致富的“魔”经。”忙着干活的园区负责人肖义坤说道。
早春时节初暖乍寒,南宫山镇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繁忙景象:“我每天就在家门口的坡上干活,一天一百多元,真好。”
“只要身体允许能干,等茶园成形开园了,今后的茶园施肥、除草、采摘等有的是活干。”
时令催人耕种忙,不误田间一季春。3月4日,南宫山镇的桂花村的山坡上,40多名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三月灿烂的春光下忙碌的平整土地、挖沟筑垄和补植补种茶苗……。
园主人罗发刚告诉笔者:“我们种植基地每天早上首先给工人测量体温,体温正常,还要求必须戴好口罩,才让他们进入园区田间去栽苗,补苗栽植的过程中,分散、分地块在里面作业。”
在南宫山镇桂花村茶叶种植基地,农技员手把手指导茶农进行春茶除草松土、防寒抗冻、整形修剪、采摘等春季茶园管理技术,反复提醒茶农“要注意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根系积水腐烂、死苗”“茶叶的栽植密度要注意”……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桂花村紧抓国家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本地多山地、水源充沛、光照充足等自然条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大力推进茶叶种植产业,致力于打造千亩茶园,助推“一村一品”。
“该园区总面积1200亩,此次栽植的标准化茶园面积300亩,其它900亩茶园补苗栽植与除草都已完成,合理分配工人进行复工复产,每天都有几十人务工,40余名务工者95%都是周边贫困户,年支付劳务费60余万元。”园主人罗发刚向笔者介绍说。
如今,岚皋县越来越多的荒山披上绿衣,富硒茶和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岚皋县助农增收、脱贫奔小康、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户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