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畜牧兽医中心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各县区,对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和技术指导。在调研指导中了解到,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建设,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列入农村经济和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相继制定了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补政策措施。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认真履行职责,转变工作作风,靠前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极大调动了广大生猪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
目前,一批新建、扩建规模猪场陆续开工建设,原有规模养殖场户抢抓发展机遇,积极筹资改善基层设施,添置生物安全防护设备,加强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标准化养殖水平和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但在调研指导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养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养殖场户,在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增强养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意识、改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规范畜禽饲养管理、加强兽医技术力量、科学选择养殖场所、合理布局场区各功能区、健全畜禽养殖档案、严格执行防疫管理制度等方面,还有待于通过完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努力加以提升。
当前,正直生猪补栏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猪生产快速恢复,种猪、仔猪调运频繁,加之国内和我市周边地区动物疫病情况复杂,疫情跨地区传播风险持续加大。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畜牧兽医部门及广大养殖场户务必密切关注。
为切实保护广大养殖场户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保障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畜牧兽医部门在推进生猪产业建设和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中,要充分认识动物疫病风险的影响,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要深入广泛开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动物疫病防控和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宣传培训,增强广大养殖场户动物防疫风险意识。 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动物诊疗机构、执业兽医、乡村兽医管理规定,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基层兽医从业队伍业务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畜牧产业建设提供兽医技术力量保障。三是在推进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建设中,要把动物防疫和生物安全防护基础设施建设列入重要内容,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逐步改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四是要牢固树立“疫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意识,坚持发展生产与防疫保护并重,严格执行国家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及有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规定,切实做好以免疫接种、防疫消毒、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为重点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五是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管理模式,充分运用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政策,鼓励吸引更多社会兽医力量投入到动物防疫工作中去。六是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逐级分解动物防疫监管任务,落实动物防疫监管责任,强化日常督促检查指导,保正各项防疫监管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我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