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让茶乡村民生活在青山绿水中
今年以来,紫阳县高桥镇因地制宜,把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走出贫困山区农民搬迁后能发展的新路子。
近日,记者在高桥镇龙潭村开源现代农业园区看到,一条新修的沟渠把园区分成两半,几台挖掘机操作人员熟练的清理着沟渠里的泥渣,核心区土地整理工程已接近尾声,富硒农产品加工厂基础设施以及全面完工,一个特色种植现代农业园区已具雏形。紫阳县农业局副局长冉章云。【冉局长1:这个园区的总体规划是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园区种植以玉米为主,配套建设养猪,按照沼、猪、农作物相联系的发展循环经济,整个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辐射带动面积4万亩。】
在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30出头的龙潭村七组村民金顶云,说到家乡变化,金顶云用了“飞跃发展”四个字来形容,2009年从新疆打工回乡的他,住的是土房,看到的是荒山,而现在,住了几十年的山沟沟建起了现在农业园区,自己还在新建的移民安置小区分了间98平米的房子,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金顶云:现在的生活跟以前有很大差距,可以说是飞跃发展,以前这里全是荒山。在外面务工都是短期的,回来在家乡干点啥事心里比较踏实。我也成家了,父母孩子都需要照顾,以后园区发展好了,妻子可以一起在产业园区干活挣钱。】
金顶云口中的移民安置小区是建在高桥镇的裴坝避灾搬迁安置点,这个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与在建的开源现代农业园区有机结合,项目建成后,可搬迁村民320户。裴坝避灾搬迁安置小区业主李远权。【李远权1:既然搬这么多人下来,咱们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安居乐业,能在家门口就业、致富,所以就想配套建一个符合我们当地的特色产品加工厂。】
今年9月,安置小区内的玉米和苦荞两个特色产业加工厂就将竣工投产,年底前,新产品也将问世,进入超市和人们的餐桌,等园区和安置点所有项目完工后,这里将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模式,可为搬迁农民提供就业岗位650个,届时,园区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年工资总收入将达3092万元,有效解决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问题。李远权。【李远权2:把家乡老百姓都带回来,在家门口就地致富,既能解决家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又能在家里种地、上班,生活在青山绿水中,还能解决小康问题,这是我的理想。再说我是高桥人,想把家乡建设的好一点,跟家乡的父老一同来改变贫穷山区的这种面貌,共同走出一条特色产业道路。】
如今,裴坝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被安康市委市政府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项目。这个集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生态化、循环化的高效复合型农业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移民搬迁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