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唐德剑
2014年,我市依托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建设,富硒产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全市富硒食品工业产值将实现15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近20%。“中国硒谷”地域品牌正在成为提升安康农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有力引擎。围绕我市2014年富硒产业,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如何推进产品、产业、品牌打造与建设?近期,本台记者马莉采访了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唐德剑,请听报道:
记者:硒被称为“抗癌之王”,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在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或低硒的状态,而安康是全国最大的富硒区,被誉为“中国硒谷”。开发富硒产品无疑将会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那么目前我市富硒产业在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品牌打造方面的情况如何?唐主任。
唐:好的,天然富硒是大自然赋予安康人民的一笔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目前,富硒食品工业正在上升为我市工业第一产业。全市已建富硒农产品基地450万亩,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9处、有机农产品基地认定15处;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等6个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汉阴、紫阳等4个县区已率先实施了无公害农产品整县环评。全市现有富硒产品加工企业130余家,开发富硒茶、富硒猪肉、富硒大米、富硒矿泉水等富硒产品70多个品系,注册富硒农产品商标236个;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已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安康富硒魔芋系列产品在全国同类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记者:我们知道富硒产品的含硒量、技术指标等是有一定标准的,在我市这一标准如何来确定,谁来确定?
唐:我市已建立了省级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定了比较健全的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体系,实施了富硒食品标志制度等,尤其是与中国农科院开展院地合作,富硒产业科技支撑不断增强。
记者:作为贫困山区,安康发展生态富硒产业,既是推动我市经济生态化的迫切需要,更是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不断拓展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产业发展中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产品认别、认识不足,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影响力不够等问题,您认为当前,我们需要从那几个方面来破解这些发展中的难题?
唐主任:我认为当前一要加大科技创新。要紧紧抓住与中国农科院院地合作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快“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建设,破解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强化产业科技支撑。二要加大龙头带动。要围绕我市畜牧、茶叶、魔芋、核桃、水产等优势产业,在培育壮大现有规模龙头企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全国最大天然富硒土壤资源优势,招吸国内外优质企业来我市投资生态富硒产业,增强龙头带动、引领能力。三是要加大品牌打造。“中国硒谷”称谓最终要有知名产品、知名企业支撑。要利用各种展会、外宣活动平台以及媒体资源,加大我市富硒资源、富硒优势、富硒产品宣传推介,强力打造安康“中国硒谷”地域品牌和我市天然富硒农产品品牌,以期实现物以“硒”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