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农业新闻 > 正文内容

我市多措助推粮食增产增收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0日16时47分作者:王曾萍来源:

今年,我市夏季粮食总产29万吨,较上年增长0.34%;油菜籽总产11.26万吨,较上年增长7.12%。实现了夏季粮油生产十年丰收。近日,市农业局长崔用慧在各县区调研农业工作时看到各地秋季粮油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 我市按照“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的思路,立足抗灾夺丰收,大力转变粮油生产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持续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从优化种植结构、普及优良品种、推广实用技术、搞好病虫防治等增产技术措施入手, 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切实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靠科技投入助增产。始终坚持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努力提高粮油生产能力的路子。以高产创建为抓手,突出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推动高产创建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开展,示范带动粮油大面积平衡增产。全市共建油菜、水稻、马铃薯等作物12个万亩示范方和14个百亩核心攻关田,总面积达到10.5万余亩。全市引进、试验、示范粮油作物新品种20个以上;以国家级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区试验为依托,对大豆、小麦、玉米品种区试试验80余个;设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点40余亩。积极推进统防统治,大力实施绿色防控,全年主要粮油作物综合防治面积在850万亩次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00万亩次。围绕粮油生产,推广各类农机新机具3万余台,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万余人,完成机耕面积150万亩,机收面积20万亩,机播面积15万亩。

抓助农服务激潜力。通过职业农民培育,引导和动员合作社、企业、大户适度规模从事粮食生产、经营、加工,探索粮油生产的新途径,催生增产增效潜力。紧紧围绕“实干兴农”活动,在粮油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科技大培训活动,组织技术人员送技术、送资料、送培训下乡,召开现场会等,提高技术到田到户率,激发粮油增产能力。结合“千名农业干部进园区,三同三送三增促发展”活动,组织各级农业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园区业主同吃同住同劳动,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抓实干促进粮油增产达效。

实惠农政策增信心。积极争取高产创建、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资金和各类良种补贴、地膜玉米补贴及农业机械补贴等支持粮油生产的政策和项目。并全面组织落实好各类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种粮的信心,促进粮油稳步增产。

抗自然灾害减损失。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制定完善的防灾减灾预案,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实施分类指导、科学抗灾,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抗灾增产技术,加大抗灾减灾工作力度,落实各项关键田管和防灾措施,千方百计实施抗灾保面积、服务攻单产,协作抗灾害,提升抵御灾害能力,为农作物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富硒基地促增效。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收,我市积极发展富硒粮油作为转变全市粮油生产方式的新举措;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合作社或企业或大户)等业主发展粮油生产作为探索全市职业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新路径。以水稻、油菜、薯类为主要品种在高富硒区建富硒粮油基地170万亩,将基地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高产创建、测土配肥等项目有机结合,推进富硒粮油订单生产,打响富硒粮油品牌,提升粮油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