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农业新闻 > 正文内容

“五抓”突破畜牧产业逆境增长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7日08时36分作者:王曾萍来源:

今年以来,畜牧产业在遭遇市场波动、H7N9禽流感双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市继续按照“品种上抓特色,技术上抓高端,思路上抓联盟,典型上抓园区,管理上抓考核”的工作措施,以“五个切入点”为突破口,即以标准化创建为切入点,对规模场改造升级;以职业农民培育为切入点,促进养殖技术再提升;以山林经济为切入点,实现林下养殖新突破;以动物防疫为切入点,促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以产业联盟为切入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畜牧产业逆境增长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牛、羊、禽存栏量分别达到340万头、25.6万头、122.7万只、1376万羽,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4%4.2%3.5%-0.2%。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122.2头、3.49万头、37万只和497.3万羽,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2.4%2.02%3.5%-1.2%。肉类总产达10.1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17%

抓标准,扩规模按照现代农业园区“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推广及畜禽标准化创建“五化”的要求,以“实干兴农”活动为载体,抽调畜牧科技人员进园区,驻猪场,搞规划,做方案,教技术,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猪场的标准化建设。上半年全市千头规模猪场发展到566个,其中新建千头场20个;万头猪场发展到66个,其中新建 8 个;全市已建成人工可调控温湿度的标准化猪舍196万平方米,其中,现代化大跨度圈舍5000平方米,安装自动化、智能化饲喂系统的标准圈舍15000平方米。

抓培训,提技术。今年针对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对禽业的影响等不利因素,我市紧紧抓住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机遇,大力开展生猪养殖产业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组织大场大户业主、动物防疫员和养殖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增强养殖信心,促进畜牧产业稳定发展。上半年共培训规模养殖场业主(场长)、防疫员和畜牧干部4200余人次。

抓林下,求突破。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狠抓了林下养殖示范点建设,共落实林下养殖示范点20个。其中林下养鸡示范点14个,养羊示范点6个,投入建设资金610万元。

 防疫,保稳定始终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坚持以预防为主,认真落实动物疫病防疫责任,扎实做好春季防疫工作,组织开展“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与防疫员同行”及“规模养殖场官方兽医包联监管”活动,抽调畜牧兽医干进村入户,与村级防疫员同吃、同住、同防疫,全程参与、指导、开展防疫工作,确保了动物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应挂牲畜挂标率均达100%。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同时,狠抓动物疫病监测。组织开展了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排查H7N9禽流感疫情,全市共抽样送样 1660份,开展实验室监测530 份,全市未发生禽流感疫情,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抓联盟,促提升。为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切实有效解决中小型养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金、技术、管理、物资、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全市积极推行生猪产业联盟“阳晨模式”,从而形成合力,提升养殖水平,推动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截止6月底,全市生猪产业联盟累计加盟养猪企业68个,其中,今年新加盟25户,完成全年任务的70%,累计担保贷款达1.8亿元,生猪年出栏能力达40万头以上,加盟户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