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畜牧产业在遭遇生猪市场低迷,小反刍兽疫双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坚持走“规模,特色、安全、生态”发展之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市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发展呈现出“八大亮点”。
生产总量逆势增长。2014年生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558.65万头、33.53万头和194.14万只,较上年分别增长0.8%、2.82%和3.9%;生猪、牛、羊出栏量分别达到320万头、8.01万头和96.98万只,分别较上年增长3.07%、2.17%和3.96%;肉类总产量28.1万吨,较上年增长3.31%。生猪和肉羊总量、出栏量继续稳居全省第二位。
规模养殖加快转型。按照“巩固、提高、增效”的原则,大力开展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入现代生猪产业,创办规模养殖企业,大力推广“猪沼菜(茶、果等)”循环模式,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养殖装备技术正在兴起,规模养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千头以上猪场发展到676个(其中万头猪场68个)、50只以上的羊场(户)2860个。规模养殖总量、科技水平居全省前列。
产业联盟巩固提升。通过改革创新、健全机制、强化管控、完善链条,阳晨生猪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影响力不断扩大,带动全市现代养猪科技水平在全省甚至全国领先,2014年阳晨牧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阳晨原种猪场顺利通过农业部国家核心育种场复审。针对2014年生猪市场低迷,阳晨集团对加盟企业每出售一头肥猪每公斤补贴0.6—1元,累计补助600余万元,充分体现了产业联盟抱团发展的优势。阳晨产业联盟累计发展加盟企业104 户,生猪饲养量达60余万头以上。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按照“规模养殖、合理布局、防治结合、减少污染”的总体要求,市上出台《关于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的实施意见》,汉滨、汉阴、石泉、旬阳、白河等县区已相继开展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划定工作,产业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化。同时按照省上打造陕南1000万头生态猪的区域布局,扎实推进生态养猪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养猪示范市。
市场风险有效防控。针对2014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多措并举有效应对了市场低谷。加强信息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销售计划。强化服务指导,全市抽调300余名畜牧技术干部深入一线开展“送科技、抓落实”活动,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养殖场淘汰部分高龄、低产母猪,调整优化结构。大力推广节本增效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疫病防控成效显著。创新机制开展畜牧兽医人员与村级防疫员同行和规模养殖场官方兽医包联活动,狠抓强制免疫、疫病监测、兽医实验室建设、应急处置、防疫考核等关键环节的落实,严把检疫监督、投入品监管、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关口,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生猪屠宰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市、县区全面完成生猪屠宰职能交接,组织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政策扶持扎实有力。市政府徐启方市长亲自组织召开了全市现代生猪产业发展大会,并担任现代生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市直有关部门按照意见确定的每年捆绑落实8000万元资金扶持现代生猪产业项目资金,同时多数县区落实了奖补政策,产业支持力度加大,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品牌效应初步显现。以阳晨牧业为依托,全力打造阳晨生态富硒猪肉,中国农科院、安康市农业局与阳晨集团公司签订了富硒猪肉开发协议。阳晨生态富硒猪肉已在安康、西安等地设立专卖店20余家,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第21届杨凌农高会安康阳晨生态富硒专场推介会签约订单1亿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