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一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坚持一手抓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村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将“三品一标”认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生态富硒特色农业发展的助推器;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抓手,以“三品一标”认证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三品一标”的快速发展,对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都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数量稳步增长。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推动、政策引导、市场拉动、企业参与等措施,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市“三品一标”认证发展迅速,认证规模、产品数量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已获得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4处(种植业64个、养殖业20个)、产品认证112个(种植业97、畜禽产品15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农产品51个(其中转换产品2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9个。
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化特征明显。“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的主体主要包括各类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这些单位又是农业生产组织化和集约化的重要载体。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不断增加,为“三品一标”认证提供了更多的申报主体资源,“三品一标”认证数量的不断增长又促进了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随着生产组织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以“三品一标”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向优势带集中,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品一标”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特征;获证主体中80%为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好地推行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且“三品一标”认证登记推广先进适用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控制高毒、高残留农(兽)药的使用,指导生产者合理、科学使用农(兽)药,70%的获证主体优先选择使用生物农药,减少了对农产品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产品经济效益明显。在“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生产的规范化和产品的安全性。“三品一标”生产主体通过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从而确保获证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的认证登记监督过程,实质上是对生产主体进行技术培训和服务、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过程,这对提升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发挥了明显作用。在省市农业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中,“三品一标”产品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
“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成效显著。近几年,我市采取“走出去”战略,充分借助农产品博览会、杨凌农高会、绿博会、农产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平台,大力推介“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紫阳富硒茶、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岚皋魔芋、汉阴大米、旬阳拐枣、镇坪黄连、宁陕香菇、白河木瓜等品牌的社会公信力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加工企业、大型超市、批发市场设立“三品一标”农产品销售区和专销网点,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公共信息平台,健全远程直销网络,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上网交易。并按照不同的产品定位,拓展不同的市场,主导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提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今年,我市农业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中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强优质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坚持“特色产业、园区承载、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品牌打造、循环发展”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富硒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全年力争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在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生产效益,更加注重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督,更加注重层层把关和证后监管,更加注重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实现安康生态富硒农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