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在安康学院江北校区举行了安康学院与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交流座谈会。市委农工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崔用慧,党组成员、副局长汪成安及相关科室科长,安康学院校长丁巨涛,副校长张东红及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紧紧围绕发挥安康学院“服务三农”工作职能,实现校地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安康农业农村工作健康开展。
首先,由安康学院科研处从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到密切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攻关;再到发挥科技优势,积极为地方社会提供服务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介绍。
随后汪成安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一是茶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茶园面积达95万亩,综合产值15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二是富硒魔芋产业稳步发展。安康地处全国魔芋最佳适生区,全市魔芋面积达40.2万亩,位居全省第一。三是富硒猪肉、渔产业和核桃突破发展。安康是生猪产业发展大市,全市生猪年饲养量540万头、出栏量310万头。养殖规模化比重达到65%,生猪生态规模养殖量和科技水平居全省前列。“瀛湖富硒有机鱼”深受消费者青睐。核桃产业建设步伐加快,建设面积达到186万亩,居全省第二。接着,安康学院的各领导和专家教授与市农业农村局就服务三农工作开展了热烈地讨论,交换了自己意见和看法。
崔用慧在座谈中表示,安康学院是全市范围内的最高学府,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尤其是农业学科更加突出,从2005年合并了安康农校以后,保留农业相关专业,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引进13名博士,全校在省上有4个重点学科,农学占了2个,这些建设成果的取得充分说明安康学院积极主动愿意为地方搞好服务,对此表示感谢!
关于校地农业合作,他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做实农业科技联盟。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安排人员,落实责任,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农业科技联盟良性运行。二是进一步加大技术攻关。要开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技术攻关,落实安康学院服务地方行动方案和计划。请安康学院茶叶、魔芋、生猪、渔业、果业方面专家教授与我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促进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三是加大乡村振兴研究力度。特别是模式创新上要为地方提供理论依据,建设方式和方法上的技术支撑。四是加大三农人才培育。安康学院要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为地方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系统人员和全市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同时,他表示安康市农业农村局愿为安康学院提供农业教学和学生实习基地,提供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争取项目支持专家教授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安康农业农村发展。
最后丁巨涛指出,安康市自然条件恶劣,境内山大沟深,十年九灾,造就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困难。全市农业系统干部职工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取得了2018年度农业经济同比增长3.9%,增幅位居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于校地合作工作他要求,学院各位领导和专家教授要改变作风,提高能力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各职能部门一定要积极主动与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充分做好调查和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专业技术支持,助力安康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