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安康市2018年麦油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2日11时37分作者:朱陵侠来源:

据预测,今年全市麦油重大病虫草害总体呈中等发生态势,其中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汉江沿江沿河低中山麦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偏轻发生,白粉病偏轻发生,穗蚜偏轻发生,油菜菌核病偏轻发生,在部分感病品种偏重发生,油菜蚜偏轻发生,角果期中等发生,油菜兰跳甲偏轻发生,杂草全市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麦油病虫草害发生面积275万亩次。为有效控制麦油病虫草危害,确保麦油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1、小麦:重点防控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及麦田杂草等“三病二虫一草”,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38%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2、油菜:重点防控油菜菌核病、油菜蚜虫、茎象甲等。油菜菌核病防效达80%以上,油菜蚜虫、茎象甲等虫害防效达90%以上,油菜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二、防控策略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防控策略,抓住重点地区、重大病虫、重要时段,实施科学防控,推进绿色防控, 确保麦油产量和品质安全。

三、防控措施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明确主攻对象,兼顾次要病虫,统筹兼顾,综合防治。

(一)返青拔节期。此期以麦田化学除草为主,兼顾挑治小麦条锈病、红蜘蛛等病虫。对于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区,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粉亩用量10克;对于禾本科杂草,可选用10%精恶唑禾草灵30-40毫升或3%甲基二磺隆25-30毫升喷雾。使用手动喷雾器,每亩喷水量不少于30公斤,机动喷雾器用水不少于15公斤。进行春灌促墒,有助于除草剂药效的提高。小麦条锈病早发常发区,坚持“带药侦查,打点保面,封锁菌源”措施,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亩用量80-100克开展挑治。红蜘蛛发生区,当单尺行长螨量达200头以上时,可选用哒螨酮亩用量20克防治。

(二)拔节孕穗期。此期应主攻小麦条锈病,兼治白粉病、蚜虫、红蜘蛛。对于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治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如三唑酮、烯唑醇等可湿性粉剂亩用量80-100克。要前移防治关口,在条锈病发生初期,选用三唑类药剂对麦田进行一次全面喷雾,控制病原菌扩散、蔓延。对于蚜虫防治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亩用量50ml、烟碱类农药如吡虫啉、啶虫咪亩用量20克;对于红蜘蛛防治可用阿维菌素或哒螨酮亩用量20克(ml)。

(三)抽穗灌浆期。此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发生为害的高峰期,防治对象有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穗蚜等。由于此期各类病虫发生时间相近,可全面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改变传统的扬花后施药习惯,集中施药时期应前移至抽穗末期,因病因虫制宜,分区分类治理,以条锈病和赤霉病为主。对赤霉病防治,要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如天气预报未来2天有阴雨等应于小麦扬花始期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做到见花打药,主动预防。

常用药肥有三唑酮、戊唑醇、多菌灵、吡虫啉、啶虫脒、毒死碑、氰烯菌酯、烯肟·多菌灵、磷酸二氢钾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在小麦中后期喷药,亩用水量应适当加大。
四、油菜病虫防治技术

油菜菌核病防治可开展“打三叶”技术,压低菌源基数。油菜开花期,及时摘除“老、黄、病”叶及主茎0.5米以下无柄叶,带出田外深埋,截断病害侵染链;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养分损耗。在油菜开花初期,菌核病发病株率达到10%以上,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2-3次,间隔7-10天,且喷药时尽可能做到统一用药防治。油菜蚜虫的防治要在苗期和薹花期有蚜株率达10%时,抽薹开花初期蚜虫集中在嫩茎和花梗上危害时,用3%啶虫脒乳油2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药防治,及早把蚜虫消灭在点片发生阶段

五、注意事项

(一)科学选用农药。选购农药要购买“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标准证号)”齐全的农药。针对麦油病虫草发生情况,对症下药,准确选择药剂,特别是使用除草剂一定要在当地植保部门的技术指导下,选用经过试验示范的药剂品种。

(二)严格规范操作。施用农药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登记剂量用药,不得随意加大剂量不得乱混乱配农药。使用除草剂应掌握气温在5℃以上时用药,同时还应注意施药前后2天的天气变化,若遇寒流,禁止施药,以防出现药害。

(三)加强防护。麦油生长中后期,高温季节,要避免中午炎热天气喷药,防止施药人员中毒,保证人身安全。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