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安康农检这一年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5日16时45分作者:陈潇来源: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省级业务部门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质量年”主题,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统揽,以确保全市食用农产品消费安全为己任;以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的,以推进检验监测工作常态化、“三品一标”工作规范化为主线,推进检验监测,强化能力提升;推进品牌认证,强化证后监管;推进标准执行,强化安全生产;确保了全市无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

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实现新提升。省市将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必须达到97.2%以上列入“追赶超越”季度考核指标,全年市、县开展监督抽检定量检测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样品602份,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省级例行监测抽样400份,抽检合格率99.75%。配合农业农村部完成汉阴县《2018年国家粮食产品马铃薯专项监测》9个马铃薯样品的抽样工作。我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三品一标”认证实现新突破。“三品一标”认证是推进全市“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和确保安全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推动、政策引导、市场拉动、企业参与等措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认证规模、产品数量不断扩大,其认证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省前三。全年新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5个、产品认证112个,推广无公害标识136万枚;有11家企业的24个产品通过复查换证。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达到218个、无公害农产品达到324个;新申报绿色食品认证7个,其中岚皋烛山魔芋精粉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认证有机农产品10个。新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其中岚皋魔芋、瀛湖枇杷、紫阳富硒茶三个产品12月上旬已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石泉黄花菜、石泉桑蚕茧分别通过农业农村部目录外资格审定和省级专家现场核查。

检测认证培训取得新成效。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三品一标”认证及农产品安全知识为主的业务技能培训,来提高生产者、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全年共举办检验监测、“三品一标”认证培训各一期,共培训市级检测员 10名、县级检测员 39名、乡镇检测员9人。全市经培训获得无公害检查员证书人员14人、企业内检员220人、地标核查员10人、绿色食品监管员12名,为提升全市检验检测整体业务技能、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

全省农检技能竞赛喜获新佳绩。2018年12月27日,省农业农村厅在杨凌举办的全省第八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中,我市参赛选手陈金花、邓玉梅二位同志分别荣获全省农残定量检测组比赛个人第一名和兽药残留检测组比赛个人第二名,为提升全市检验检测整体业务技能、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

“双认证”启动工作有了新起色。为加快推进中心实验室“双认证”工作,专门赴商洛市农检中心进行实地学习。中心成立了认证工作机构,制定了推进方案,选派4名技术骨干参加《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学习,并加强“双认证”岗位练兵。目前,通过使用气相色谱仪、气相质谱联用、液相色谱仪等已可检测30余种农残。
 

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紧紧围绕局党委“一二三四五六”党建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己任;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结合中心业务工作特点,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抓学习提素质、抓制度强管理、抓作风求实效、抓载体强宣传、抓引领促中心,运用“党建+”系统思维模式,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构建出以党建为统揽、各项工作统筹协同推进的新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党建工作引领中心工作、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党的建设和农检事业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去年五月,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六月,中心党支部被市农业局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一名党务工作者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两名党员分别被局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支部选送的《我心中的指路明灯---读《梁家河》一书对我的感悟和启示》一文获得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联组织的“阅读《梁家河》征文”优秀作品奖。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