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8年十大亮点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9日00时00分作者:佚名来源:

2018年,市农科所立足全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以富硒农业研究为主线,以新品种选育、新产品研发、新技术集成为重点,加快科研转型升级,加速成果转化利用,加大科技助推扶贫,为农科所建所60周年,献上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一、科研转型步伐加快。以富硒农业为主线,以"两品"研究为重点,建立了新兴产业基础技术研究、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传统产业现代技术研究的科研体系,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的选题制度和一题多主的协同制度,加大安康特色农业研究的覆盖面,组建了8个科研团队,优选23个课题,让一批青年骨干走向科研最前线,创新动能得到了有效释放,专家人才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作物育种再创佳绩。在魔芋育种上,成功选育我省第一个杂交魔芋新品种"安魔128",在海拔700米的露地种植,亩产2200公斤,表现出抗病性强、产量稳定、繁殖率高、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等优势,是全省乃至全国魔芋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在水稻育种上,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盛优145"通过陕西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是我所连续三年通过审定的第七个作物新品种;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秦康S"通过鉴定,为三系稻向两系稻转化开创了新路径。在玉米育种上,选育的安科126通过第一轮省级试验。

三、成果转化落地扎根。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水稻新品种盛优145、高硒蛹虫草生产技术、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秦康S"等三项科技成果与市场进行无缝对接,提升企业科研产品创新。水稻轻简化直播技术大面积应用于陕南稻区,掀起了水稻生产新技术大变革。马铃薯新品种 “秦芋32”大面积推广,选育的秦芋33号、34号马铃薯品种在国家和省区试中表现优异,开启了马铃薯品种的第三次更新换代。

 

四、协同创新迈向新高。坚持把试验设在基地上,把科研做在市场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建立石泉魔芋、嘉晟食品等5个科学试验站和白河魔芋、平利猕猴桃、紫阳茶叶等5个示范基地。研发富硒功能食品、魔芋食品等新产品4款,申请发明专利8项,魔芋低聚糖生产技术获得成功。作物种质资源、农田土壤、植物保护等8个国家农业基础性长期科技项目,中国农科院丹江口协同创新和茶叶绿色生产技术示范等项目协作迈向新高。在国家及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8篇,4篇论文获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优秀论文等奖项。

五、所企合作务实推进。以安康农科星创天地为依托,与陕西嘉晟实业集团、陕西珍爱公司、岚皋岚山宝生态农业公司、平利野山农夫公司、石泉县云岭农业合作社等12户企业签约,在现代园区建设、功能食品开发、作物栽培技术、新特品种选育、企业标准制订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开启了所企合作的新阶段。

  

六、脱贫攻坚砥砺前行。包抓的汉阴县龙垭村圆满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驻村队员及所内党员携手帮扶,建立了长短结合的产业布局,引进示范了羊肚菌、魔芋、直播水稻、马铃薯等产业技术。科技扶贫深入推进,40余名科研骨干组成的10个科技服务队,深入十个贫困县的100多户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帮扶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七、科研装备提档升级。实验室升级改造基本完成,购置设备仪器12件150万元。硬化试验地道路300米,安装试验区防护栏1000米,安装滴灌5000平方米,改造玻璃温室200平方米,排灌设施全面改造,科研条件大幅提升。以农科星创天地为依托,建成创客产品展览馆,进一步提高对外服务能力。

八、优秀人才不断涌现。马铃薯专家蒲正斌在镇坪试验站三十余载坚守,育成国审马铃薯新品种4个,被农业农村部、人社部授予"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水稻田里的科学家"洪安喜评为"安康市十大杰出科技人才"。侯运和、李学宏等6人被省科技厅选派为"三区人才"。谢世学、王勇等12人被省农业厅聘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李瑜、高海娜等6人被西北等高校聘为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江新华、柯斧等7人被聘为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创新团队执行专家。

九、对外影响不断扩大。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引起多方关注。科技部党组成员周长奎在我所考察调研科技创新及农科星创天地建设,市长赵俊民等市级领导在我所考察调研农业科研,对我所科研等方面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省农业、科技部门及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近百人次来所调研、考察、参观、交流、学习。安康日报等多家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水稻专家洪安喜、马铃薯专家蒲正斌等先进事迹和我所科研创新工作。

 

十、农科精神凝心聚气。以农科所六十华诞为契机,组织开展农科精神大讨论,凝练了"恪尽职守、崇尚科学、潜心钻研、敬业奉献"的农科精神。农科精神是我所六十年求实创新、锐意进取、艰苦奋斗、不甘落后、献身农业的历史写照,是农科人代代相传的优良基因,是铭刻于农科人骨子里的职业准则,通过农科精神凝心聚气、提振信心,激励农科人干事创业。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