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汉阴县按照“建基地、扩规模、提技术、强管理、拓功能、增效益”的总体要求,规划建设24个现代农业园区,其中:重点建设五一、紫云、秦园等10个园区。按照“做精核心区、做强示范区,做大辐射区”的发展思路,推行“企业做两端、农户做中间”的生产模式,新发展基地10000亩,使园区建设面积累计达到2.28万亩,占园区规划面积的44%,带动创业就业1150人。现代农业园区总产值增长18.6%以上,达3.18亿元以上,园区范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8600元的基础上增长16%以上,达9976元以上,努力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特色产业发展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
在园区建设上,2013年将突出“六个”工作重点:
(一)完善规划。各园区要进一步完善规划,达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领先、效益显著的要求,在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建设方案,使园区建设科学、健康、有序进行,实现增效目标。
(二)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依据《汉阴县月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明确园区建设优惠政策,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帮扶农业园区业主协调解决立项、环评、水、电、路、绿化、土地综治理等实际问题,园区所在镇政府解决土地流转及外围环境协调。农、林、水三部门要围绕循环农业、山林经济、渔业产业三大建设体系强化技术服务,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入园指导。广开渠道,引进发达地区专业人才进行学术交流,确保园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
(三)建设主体培育。强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项目整合与推进,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形成园区建设的强大合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引导本地工商资本进入园区、组建壮大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产业大户投入农业园区建设等方式,引导更多的企业,产业大户入园建设,使每个园区都有支撑作用十分明显的龙头企业。按照大园区多功能、多业主分工协作的模式,把产业化和规模经营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在产业发展上推行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提高经济效益。
(四)模式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生态循环模式,强化资源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及产出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运用“企业做两端,农户做中间”的运作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农、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双赢目标。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参与基地建设,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有力促进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品牌打造。充分挖掘汉阴县的资源优势,打造富硒、有机优质农产品的品牌,积极转化科研成果、引进高端实用技术为农业园区生产、发展服务,加强农校、农超对接,建立、健全营销网络,努力打造全省、全国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园区综合效益。
(六)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制定创业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人员到农业园区创业就业,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农业产业为重点,建立农业产业培训基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装一批农业产业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