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双河镇锅厂村村会计何德意是当地知名的能人,近几年经营有机山羊家庭农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2010年开始,何德意借助林权改革的东风,吸引10余户林农以承包林地入股,发起成立旬阳县益森中药材合作社,实验推广猪苓半野生栽培,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显著成效,使昔日出了名的扶贫村踏上致富之路的新征程,成为远近闻名的“猪苓”村。
猪苓又名猪茯苓,菌核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中药之一,其子实体从土中的菌核长出,俗称“猪苓花”,是山区难得的美味佳肴。据医药学家大量研究证实,猪茯苓是一种抗艾滋病病毒的中药。由于野生资源稀少,远远满足不了制药行业及药材市场的需求。据预测,猪苓在未来10年内将成为热点药材之一。我省陕南汉中、安康、镇安早有种植猪苓的历史,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何德意告诉笔者,种植的猪苓一年可以收获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按自己种植规模目前生长的情况来看,亩产可达3500斤,扣除投入成本,亩效益达到4万元。猪苓在生产上种植条件要求不高,种植场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山坡为宜。茯苓不需要施肥和打农药,可以说是完全生态的菌类植物。他介绍说,猪苓非常名贵,主要出口欧美等地。在锅厂村成片种植猪苓,主要是这里青冈树木质好、数量多,适宜猪苓生长。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他充满信心。他说,“我投资种植猪苓,不仅是自己发展上的一个转型,而且是为更多的人致富闯出一条新路子,现在锅厂附近两个村有21个人跟我学习,截至2014年年底,合作社累计发展猪苓2.1万窝,合作社今年收获的便是四年前种下的第一批猪苓,当时下种量1000斤,今年收获猪苓4000斤左右,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2多万元”。由于他积极致力于合作社的猪苓发展事业,他被推选为首任轮值理事长。
“种下1斤猪苓收获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何理事长和他的社员们以发展猪苓为契机从事生态农业,将为双河镇乃至旬阳县的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