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30日,全省植物检疫培训班在延安市国胜花园酒店召开,会上同时举行了陕西省植物检疫执法APP源代码移交仪式,由软件开发公司给省植保总站和区农业局农技中心正式移交源代码,来自全省10个设区市和各县区的农技中心主任、植保站长一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从此标志着我省植物检疫执法买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省自2015年以来开展了“植物检疫执法示范县创建活动”,以宣传培训、素质提升、市场检查、规范执法为抓手,强化检疫执法职能,全面推进植物检疫执法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植物检疫执法是检疫工作重要的手段和保障,没有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检疫工作就没有震慑力,检疫工作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农业生产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长期以来,基层农业部门的执法人员大都是技术干部出身,对业务很熟悉,其中不乏高级农艺师、农艺师,但对法律的适用却不太熟悉、不掌握,不会执法。尤其是《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出台后,对执法程序、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自由裁量等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行政机关败诉、赔偿,导致工作人员被追责的风险加大,很多人因此不敢执法,致使行政执法工作停滞不前,我省个别县、区多年来未办理过一个行政处罚案件。
如何解决植物检疫人员不会执法、检疫机构不敢执法的问题?经过在实践中调研、探索,2015年,安康市汉滨区农技中心想到了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具体就是将行政执法过程中涉及的繁杂的法律规定、法律文书、办案程序、处罚方式格式化、规范化、简单化、方便化。因此,萌生了开发植物检疫执法APP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省植保站的大力支持,2016年,省植保站和汉滨区农技中心共同委托软件开发公司开发了植物检疫执法APP,我们将《植物检疫条例(农业部分)》、《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所涉及的违法行为共分为8大类52个案由,每个案由从询问笔录、证据保存、行政处罚到最后的结案报告等程序,都按照各自类型制作成模板,执法人员现场只需选择相应的违法行为就可进入法律文书填写,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简易程序或一般程序,直到将案件办理结束,实行了规范化、格式化、简单化、方便化。历时两年,APP软件将于7月1日正式上线,可适用于常用的华为、小米、魅族、三星等安卓6.0系统以上手机,操作简便,可用性强。
植物检疫行政执法手机APP开发是全省、乃至全国首创,软件完成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可实现植物检疫执法的规范化、信息化、无纸化,通过开发的APP系统软件可以现场快速的进行执法。适用简易程序,需要当场处罚的,可通过网络实时回传审核,现场打印执法文书,真正实现网络化和无纸化操作。能有效的改善植物检疫执法人员不敢执法、不会执法的现状,大力推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普及,为全省、乃至全国植物检疫工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