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白河:聚焦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4日15时36分作者:姚建琴 曾敏来源:

 

磨坪村地处白河县中后山,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加上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短缺,全村产业收入水平较低。

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自2017年县农林科技局包抓磨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局机关党支部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行业特点,凝心聚力抓好产业发展,让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输血”和“造血”功能,力争磨坪村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以主导产业为依托,把产业发展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引擎。紧扣帮扶村“茶叶、核桃、油葵”等农林主导产业,不断增强贫困农户自身造血能力,促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扶贫效果。在帮扶磨坪村产业发展中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购买油葵仔种、肥料,无偿提供农户,组织帮扶该村贫困户栽植植油葵500亩,红薯500亩,收入达15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200元。长期产业以茶叶、核桃、板栗为主,栽植茶叶400亩,核桃300亩,柿子600亩、嫁接板栗100亩,全村人均达到2亩经济园,产业收入人均增收600元。

以经营主体为抓手,把示范带动作为推动产业扶贫的重要法宝。坚持把培育经营主体作为产业扶贫的总抓手,加大贫困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引导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托管、股权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对年度计划脱贫户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同时与贫困户形成稳定的产业带动关系,实现“建设一个经营主体、带动一个产业、帮助一批贫困户”的目标。

以党建引领为手段,把创新模式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按照“支部+X+贫困户”模式,县农林科技局先后投入帮扶村产业帮扶资金70余万元,用于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该村已初步形成“支部+园区+合作社+贫困户”脱贫致富模式,全村共培育合作社及经济实体6家,共带动贫困户190户,作用发挥明显,带动了59户贫困户分别入股锦笔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老柴林果协会、青春茶叶有限公司、恒发油料合作社,每年每股分红600元,提高了部分贫困户的增收。

以技术服务为载体,把技能提升作为稳定产业扶贫的长期财富。通过引导帮扶村发展致富项目,传授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将贫困户技能培训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让产业扶贫不再是纸上谈兵,通过提升贫困户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在技术支撑和政策帮扶下,助推产业脱贫,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