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出头的凡文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茅坪人,少年起便在外闯荡创业,穷苦的孩子不忘根,怀揣着对家乡的一种感恩之心、桑梓之情,近年来,返乡创业建园区、办合作社,今年又在乡亲们的众推之下,挑起了社区主任的重担。他常说,能在家乡干点事,带领乡亲富起来,是他最大的追求。
凡文勇经过反复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发现香菇产业前景可观,他的想法与村上的另一名党员阮强不谋而和。敢想敢干,2017年,俩人开始在茅坪社区选址规划,一个占地20余亩,投资200余万元,种植香菇十万棒的香菇厂,不到一年时间已初显规模。通过优先给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让附近的农民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岁的贫困户 长期在园区务工,闲暇之余还在家养猪养鸡,相比以前单纯务工的收入,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据了解,今年9月,第一批香菇已经上市,目前预计产值能达到100万元,同时辐射带动贫困户20户75人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年人均增收达2000元以上。凡文勇介绍:明年还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及销售渠道,通过帮助贫困户自主建棚发展香菇种植的方式,带动更多的乡亲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茅坪社区把抓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基层党建嵌入到产业链中,通过积极培养优秀青年、返乡创业能人成为骨干党员带头人,使党建与产业共荣互促,不断提高造血能力,让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中增收致富脱贫。
“一名名党员犹如一盏盏明灯”,而凡文勇、阮强就是这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路的领头雁、指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