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农业新闻 > 正文内容

多措并举保面积 落实“两藏”增效益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2日21时40分作者:来源:

 近年来,安康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两藏战略,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投入,努力提升粮食生产质效,有效促进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33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75万吨以上。

落实藏粮于地,厚植生产本底。持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全面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基础,按照“小变大、坡改梯、旱改水、宜机化”要求,大力实施宜机化改造、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工程,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4万亩,全市耕地质量等级提高0.22,为粮食单产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粮食单产逐年增加。

落实藏粮于技,实现节本增效。聚焦粮食生产“种、种、机、肥”关键因素,聚力推进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四良”融合,大力推广水稻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小麦或油菜或马铃薯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技术、稻渔油综合种养、秦巴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实用技术等粮食生产主推技术,全面开展“一社一区”农机推广示范应用,深入推动市、县、镇党政领导包抓粮油示范点建设,创新开展“互联网+”农业技术大培训,及时将先进农业技术精准送到农户手中,不断提升亩产水平。2022年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率40.5%,推广配方施肥222.56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3.12%,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1.47%。

加强风险防范,守牢安全底线。 树牢减灾就是增收理念,持续加强农业灾害防范能力建设,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控体系和农业防灾减灾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构建防救抗相结合的农业防灾减灾机制体系,不断提高农户科学防范水平。发挥农业保险兜底作用,加快推进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全覆盖,积极争取将野生动物危害纳入保险范围,切实解决农户种粮痛点问题。2022年圆满完成小麦条锈病防控,全年粮油作物病虫害未暴发成灾,及时组织主体(农户)全面抗旱,采取以菜补粮28万余亩,扩种油菜、小麦4万余亩,三大主粮(小麦 玉米 水稻)承保170.7万亩,保费规模2320万元,当年理赔2658万元,理赔率达114.6%,最大限度减少农户(主体)损失。

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立足富硒资源优势,主打富硒粮油品牌,培育出恒口贡米、汉阴大米等一大批富硒粮油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东南沿海,提高了溢价水平。积极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高值产业技术、粮桑烟果茶套种技术,努力提高亩产效益,2022年累计发展茶芋果药间作套种7万余亩,今年组织蚕桑、烟草部门专门开展桑粮、烟豆套种研究,计划推动粮桑复合种植“9215”模式3万亩(即桑树行间留行9尺种植粮食作物、桑树栽植两行占地2尺、桑树株距1.5尺。在冬季或早春套种4行马铃薯,桑树夏伐前后套种7行大豆或3行红苕),预计亩收益达3500-4000元,发展烟粮套种1万亩、其他套种5万亩以上,总面积达10万亩以上。持续推进农业+旅游、农业+休闲新业态、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汉阴县创建粮油加工为主的省级现代产业园,将广大农户镶嵌其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完善保障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靶向给药,持续加大投入支持,落实党政同责,建立市县镇党政领导每人包抓200亩以上粮油示范点制度,通过抓领导、领导抓,促进粮食成为农业首要产业地位,全市大力压缩茶叶、果业规模,源头减少“非粮化”现象。出台《安康市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十条措施》,明确落实巩固衔接产业奖补资金10%以上用于支持粮食生产,同时加大粮油类园区等经营主体认定奖补力度。落实惩处措施,坚持种粮者受益原则,下大力气解决按承包耕地面积兑付种粮直补办法,明确据实发放;落实村集体依法收回承包户连续弃耕抛荒两年以上耕地经营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或以村集体协议流转方式种粮,以实的惩处减少承包人撂荒或阻碍撂荒地流转难题,为最大限度利用耕地资源,发展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提供坚强保障。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