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石泉:开启发展新蓝图 渔你共绘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9日09时11分作者:周良 陈杰来源:石泉县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石泉县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坚持环境保护与产业建设同步发展、同向发力,探索发展鱼菜共生循环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养殖、陆基立体养殖等渔业养殖新模式,让渔业产业走上生态化,开辟了渔业发展新路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让汉江生态好水成为渔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温室大棚虾 育出新希望

    近日,走进石泉县城关镇鲁家沟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多台增氧设备加足马力“轰隆隆”的运转着,40多个直径7米的养殖桶内激起一朵朵白色水花,工人们正忙着收虾,准备装进车里,销往市场。轻轻提起网筛,一只只活蹦乱跳、个大肉肥的南美白对虾被捕捞出来,场面十分喜人。看着一筐筐虾被装车送走,负责人李义开心的合不拢嘴。

    据基地负责人李义介绍,这已经是今年上市的第三茬南美白对虾,总量2万余斤,销售额已达到100余万元,销售非常火爆,经常供不应求。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虾苗成活率也由第一批的60%提高到现在的80%左右。

    石泉用“淡水”养了“海虾”,填补了该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空白,可实现全年供应鲜活对虾的市场需求,使新鲜的大虾“游”上市民的餐桌,按下了渔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加速键”。据了解,该基地现已建成连栋温室大棚2座,养殖圆桶44个,明年计划建成连栋温室大棚15座,养殖圆桶180个,届时,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440万元,利润48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20余人,给群众带来了增收的新希望。

    稻田养螃蟹 渔粮双丰收

    在中池镇的筷子铺村环绕稻田四周的水沟里,生长着一只只爬来爬去的小螃蟹。金秋十月,大闸蟹正处于蟹黄丰满的时期,味道极鲜。由于今年雨水较为充沛,相较于往年,产出的螃蟹个头更大,肉质也更加鲜美。

    石泉县旭兴元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谭磊穿着防水衣在水中正小心翼翼地把爬满螃蟹的笼网提到岸上,一只只“长荡湖一号”大闸蟹体形硕大、张牙舞爪,拎起沉甸甸的笼网,谭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3月底我从金坛购买了蟹苗8万余只,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1万斤,产值100万元左右”,谭磊如是说。

    在这个吃螃蟹的好时节,筷子铺村的稻田里购买螃蟹的人络绎不绝,消费者还能现场自行捕捞,独特的捞蟹体验让大闸蟹的订单随之增加。凭借个大、味道鲜美、绿色健康等优势,10只礼盒装的大闸蟹最高售价达598元。绿色的稻蟹养殖模式让谭磊除了收获膏黄脂玉的大闸蟹外,还收获了优质的稻米,比普通稻米售价更高,达到了1+1>2的效果。真正实现了“稻因蟹而优,蟹因稻而贵”的良性循环。

    鱼菜循环养 共生助农富

    初冬时节,走进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鱼菜共生”大棚,别有一番景象,在这里陆基圆桶和水培蔬菜完美的组成了一对“CP”。大棚里没有常见的一垄一垄瓜果蔬菜,而是整齐的摆放着养殖圆桶,桶中的鲈鱼自由游弋,工作人员抛下一把饲料,一群鱼儿浮出水面,争相抢食,荡开一圈圈涟漪。桶旁一排排无土栽培种植槽里,一株株绿油油的芹菜漂在水面上。

    这种“鱼菜共生”模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形成了一个“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绿色、闭环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尾水零排放。蔬菜的整个生长过程也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是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鱼菜共生”大棚面积约3亩,一年四季都能种养,基地600平方米的水培蔬菜种植面积,300立方米的高密度圆桶养殖池,可年产蔬菜2000余斤、鲈鱼2万余斤,实现年产值45万元,树立了该县低投入、高回报、零排放的养殖企业标杆。

    石泉县深入贯彻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同时,探索生态渔业养殖模式,走出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道路,为渔业养殖开辟了绿色发展新路径,带动群众走出一条生态养殖致富路。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