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无障碍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要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2019年安康市秋季农作物病虫发生实况及中后期发生趋势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7日15时30分作者:佚名来源:市农技中心

一、农业生产概况

2019年我市玉米种植125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其中春玉米52万亩,比上年减少23万亩。主栽品种为华盛2000、镇玉208、潞玉13、豫玉22、正大12、正大999、汉玉8号、临奥1号、鄂玉30、康农玉901、陕单22等为主;水稻种植30万亩,比上年减少15万亩,主栽品种以宜香系列、内香8518、泰香8号、稻花香、Q优5、6号、K优6号等为主。马铃薯种植面积82万亩,比上年减少5万亩,其中地膜种植40万亩,主栽品种以秦芋30号、早大白、本地红洋芋、紫花白、175、鄂薯5号等为主;魔芋种植面积40.2万亩,品种以花魔芋为主。目前马铃薯已收获。玉米、水稻长势良好,一、二类苗占85%左右。

二、当前病虫发生实况

1、玉米病虫发生实况。

玉米病虫发生程度虫害重于病害,玉米螟和粘虫危害比上年偏轻。一代玉米螟已发生12万亩,比上年减少7.4万亩,基数较小。田间虫龄为4-5龄。近期调查平均被害株率1.26%,最重28%,比上年同期低1.24个百分点;百株虫量2.07头,最重21头,比上年同期减少2.53头。川道地区部分田块见到二代卵块,近期调查平均被害株率1.14%,最高10%,百株卵量1.55块,最重17块。上年同期未见;一代玉米粘虫5月21日在我市旬阳县吕河镇发生,比上年推迟35天,发生面积0.13万亩,百株虫量0.03头,最高4头。近期调查二代粘虫在我市汉滨区、汉阴、岚皋县部分田块发生,发生面积0.0.5万亩,平均百株虫量0.02头。与上年同期相比,低0.25头。玉米蚜虫发生面积8.55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5万亩,平均被害株率4.6%,最重66%,比上年同期高1.64个百分点;百株虫量59.8头,最重6000头,比上年同期增加44.8头。

2、水稻病虫发生实况。

水稻危害比上年偏轻。水稻二化螟4月17日始见、比上年早一天,5月4日出现高峰。发生11.95万亩,比上年减少4.6万亩,枯鞘率2.73%,最重18%(汉滨、石泉),比上年同期高0.63个百分点;稻瘟病发生面积4.25万亩,比上年减少5.61万亩,病株率0.93%,最高3%(石泉),比上年同期低0.57个百分点;稻飞虱发生面积1万亩,比上年减少2.7万亩,百株虫量0.4头,比上年减少1.55头。稻苞虫发生面积3.5万亩,一代稻苞虫2.5万亩,二代1万亩。一代百兜虫量0.06头,比上年低0.02个百分点。二代稻苞虫6月10日始见卵块,二代稻苞虫百株卵量2块,最高5.6块。纹枯病在汉滨区川道地区发生,平均被害株率1%,最高6%。纹枯病在汉滨区川道地区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平均被害株率1%,比上年同期增加0.2个百分点,最高6%。

三、秋季病虫后期预测

根据我市秋季作物栽培情况、气象因素及近期病虫发生动态,现将玉米、水稻等秋季作物主要病虫的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1、预测预报:

①玉米病虫:预计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0万亩。其中二代玉米螟中等发生,面积38万亩;玉米大斑病偏轻发生,面积25万亩;玉米小斑病偏轻发生,面积20万亩;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部分区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三代粘虫偏轻发生,在局部地方重发为害,面积0.5万亩;玉米蚜虫轻发生,面积15万亩。
②水稻病虫:预计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95万亩。其中二化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稻苞虫偏轻发生,中高山晚熟稻田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稻飞虱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水稻苗瘟和叶瘟轻发生,中高山晚熟稻田穗颈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稻曲病偏轻发生,山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③魔芋病害:魔芋软腐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魔芋白绢病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2、原因分析

①气象因素。据安康市气象台预报,5-7月份降雨偏多,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流行和二化螟的繁殖危害均有利;7月多局部短时强降水,部分地区将有暴雨天气,强对流天气频发,利于草地贪夜蛾、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和稻飞虱迁入危害;8月上旬的伏旱天气对稻曲病和穗颈瘟流行略有抑制;7-8月高温对粘虫、玉米螟及水稻二化螟、稻苞虫的卵孵化有影响;9月份降雨量较常年偏多,有利于后期稻曲病和纹枯病的扩展蔓延;南部多雨有利于镇坪、平利、岚皋山区玉米大、小斑病的流行。5-9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0.6℃,9月份降雨分别较常年偏多20%,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有利于魔芋软腐病流行。

②栽培因素:近期作物长势较好,抗逆性强。目前种植的优质稻品种多数对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等抗病性较差,有利于病害流行。川道稻区栽培管理水平较高,不利于一代二化螟、稻苞虫危害。春、夏玉米交叉种植,各代幼虫危害分散,不利于玉米螟、粘虫和草地贪夜蛾的及时防控。浅山丘陵区春玉米主栽品种中到高抗玉米大小斑病。上年玉米大、小斑病发病轻,田间菌源量低。魔芋软腐病连年种植,田间菌源量大。

③玉米、水稻发生实况比上年偏轻

四、防治建议

加强玉米螟、粘虫、草地贪夜蛾和水稻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做好应急防治物资储备。玉米以二代玉米螟、粘虫、草地贪夜蛾和大、小斑病防治为主。水稻以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和稻曲病、水稻纹枯病防治为主。

7-8月玉米防治主要做好草地贪夜蛾和粘虫的统防统治,发现一块,扑灭一块,同时加强玉米螟和大小斑病的防治。水稻防治上,7月下旬以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防治为主,兼治稻苞虫、二化螟和稻瘟病,防治时田间保持浅水层。8月上旬水稻破口前,开展稻曲病预防,并兼治稻瘟病和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8月中旬根据病虫发生和防治情况,选择性地进行补防。7月下旬-8月上旬开展魔芋软腐病的统防。

主办单位: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陕ICP备2021007191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29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66号   联系电话:(0915)31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