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省蚕桑丝绸研究所所长、国家蚕桑技术体系生态桑试验站站长、省蚕桑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苏超在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陈正余研究员陪同下,深入安康学院恒口实验基地、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恒口实验基地和安康市蚕种场进行现场调研。
苏超一行参观了安康学院恒口实验基地品种桑园和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选育实验室、实地查看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恒口实验基地的新桑园建设规划和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实验和蚕品种选育研究工作、深入安康市蚕种场品种桑园查看桑树长势情况,并分别与安康学院、市蚕桑发展中心的职工进行座谈交流,他对安康蚕桑产业发展寄托很大希望,并对安康科研、教学、生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他指出:安康市蚕桑发展中心要结合单位职能,发挥科技在产业中支撑作用,充分做好当家蚕品种实验筛选和推广。蚕品种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抗病性蚕品种是夏秋季减少蚕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安康要重点做好抗病性蚕品种华康二号、华康三号引繁推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今后很有发展前景,要加强全龄人工饲料育实验研究,筛选出适宜育人工饲料育的家蚕品种,制定出人工饲料育规程,扩大人工饲料养蚕面积;要充分利用安康桑蚕品种资源,加快野生桑蚕长蛹龄特性和彩色茧品种的选育研究工作,对已经筛选出的育种材料进行保存和进一步分离,从中选优组配,加快功能性新品种的筛选和推广速度;加快地方桑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安康桑树资源广泛,面积较大,品种较多,质量较好,我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重点开展果桑、饲料桑、功能性桑品种研究,开发桑叶粉、桑饲料,桑叶茶和桑果饮品等副产品,增加蚕桑产业附加值,提高蚕农经济收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技创新联盟机制,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制定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创新力度,开展品牌产品创建,提高科技竞争力;加强安康金蚕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鎏金铜蚕出土地影响力,打造金蚕之乡,丝路之源蚕桑文化品牌,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